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52章 密苏里号的毛笔降书(2 / 2)

签字笔被放置在青铜笔架上,这看似普通的笔架,实则是名古屋城陶匠的头骨熔铸而成。笔架的眼窝里,嵌着大佛殿的琉璃佛珠,在阳光下泛着诡异的光泽。重光葵每签署一个名字,笔架的头骨便渗出冰凉的液体 —— 那是琵琶湖的冰水,混合着硫磺岛守军腐烂的胃液,在甲板上腐蚀出 “八紘一宇” 的碑文残画。这四个字,曾经是日本军国主义对外扩张的口号,如今却在这般情境下重现,充满了讽刺意味。

突然,一阵腥风卷起,降书被吹向空中。众人惊恐地看着纸张翻转,背面赫然显出血字密文:“九州矿工左臂骨长 17.8,适制笔杆”。与此同时,三百架 b - 29 轰炸机的轰鸣声掠过云端,然而,它们投下的不是炸弹,而是从各个战场收集而来的万人针、断角犀的骨灰、秋田犬的项圈。这些承载着无数故事与血泪的物品,在甲板上堆积成一座微型富士山,仿佛是战争罪行的纪念碑。

当最后一名代表完成签署,那支饱经沧桑的毛笔突然自燃。火焰窜起的瞬间,灰烬中浮出王越母亲的旗袍残片。旗袍上苏绣的牡丹,早已被血墨浸透,在降书上印出一句汉诗:“一纸降书万骨枯”。这句诗,道尽了战争的残酷与无情,也为这场持续多年的浩劫,写下了最沉痛的注脚。

海风突然停歇,整个海面陷入诡异的寂静。紧接着,来自各个战场的残骸 —— 银座的琴键、奈良的鹿角、硫磺岛的瓷片 —— 同时沉入海底,仿佛大地在将这些痛苦的记忆永远封存。唯有那支笔的指骨笔杆,漂浮在泛着血沫的海面上,随着波浪轻轻叩击着舰体,发出《荒城之月》的断续音律。那凄凉的旋律,像是无数亡魂的低语,诉说着战争的伤痛与悲哀。

冲绳渔女阿真立在舰艉,望着这片承载着太多苦难的海域,眼中满是哀伤与释然。她缓缓掏出最后一枚贝壳,那是父亲临走前留给她的信物,如今,也到了告别的时刻。阿真将贝壳抛向东京湾,贝壳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随后裂为齑粉,混着墨灰,洒落在昭和天皇的玉音放送稿上。

当广播中念到 “耐え难きを耐え”(忍受难以忍受之事)时,每个假名都渗出血渍。这些血渍在电波中幻化成琉球巫女的恸哭,哭声穿透云霄,仿佛要将战争带来的所有伤痛,都倾诉给这片天地。而密苏里号甲板上的这份降书,不仅是战争结束的象征,更是一座用无数生命铸就的历史丰碑,时刻提醒着后人,铭记战争的惨痛教训,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