憋着这样的火,端哥儿就开始酝酿自己的脾气,他年纪虽然小,但是发脾气的经验足得很,很小的时候他就学会了借题发挥。眼下,他已经准备好发脾气了,只消等一个合适的机会合理地开闹。
这机会并不难找,只需要某个同窗的一个不小心就可以了。那么,是哪个同窗这么倒霉,撞到端哥儿的手上呢?
答案很快就揭晓了,这倒霉孩子,正是勤王的孩子,刘意。
刘意并没有打算孤立大皇子的意思,但是无奈两人年龄差距实在太大,而他的身份又很尴尬,是不好上前去同原本八竿子打不着的大皇子套近乎的,所以他也就没有与大皇子和端哥儿进行什么交流。
只能说刘意也是倒霉的很,大皇子和端哥儿年纪小,个子也不高,身份也不差,所以他们俩的位置就设在了头一排。刘意的位置,则在第三排,位于端哥儿的正后方。刘意要进出,都会经过端哥儿的桌子。
于是,在某次路过的时候,刘意一个没留神,就把端哥儿放在桌边的砚台给扫了下去,那砚台摔碎了一个角不说,刘意自己也被溅了一身的墨。
原本按照常理来说,刘意的举动只能算是个意外罢了,搁在旁人身上,也就是个相互道歉然后相互谅解的戏码。可惜刘意遇上的事情,是不能以常理度之的,坏脾气小孩儿端哥儿正憋着劲儿找撒气的地方呢,刘意就上来扫了他的砚台,一下子就把端哥儿给惹毛了。
刘意这先是听见一声响,然后发现自己被溅了一身的墨汁儿,还没回过神呢,就听见身边的端哥儿已经骂起来了。
换了旁人,端哥儿或许还未必会骂得这么激烈,可这撞上来的是刘意啊,废勤王的儿子刘意啊。端哥儿毕竟是年纪小,很多弯弯绕绕对他来说实在是太过于高深,他是不懂得什么叫做政治招牌的,也不知道刘意为什么会被景安帝优待,他只知道刘意是废勤王的儿子,家里没什么背景,只有一个犯了大错被先帝褫夺爵位的父亲。所以这端哥儿看刘意,跟看外头那些罪臣之子没什么两样,骂起来那是相当没有负担。
端哥儿脾气差,在他身边的奴才们心里是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发起脾气来那是又不讲道理又难哄,还特别有战斗力。
现在,端哥儿把自己平生发脾气的本事都用上了,暴跳如雷地指着刘意的鼻子就是一通骂。端哥儿这脾气,可不只是对着刘意发的,他是要闹一闹,好教其他的宗室子弟不敢小看他们表兄弟两个。
有了这样的目标,端哥儿骂得那是有的放矢,充分利用了眼前刘意的身份弱势,专门指着刘意废勤王之子这一个痛脚骂,一边骂,还一边吹嘘自己和大皇子的高贵身份地位。
这吹嘘也没别的招儿,端哥儿无非就是说大皇子是景安帝的长子,而刘意只是个废王之子;楚家地位崇高,而勤王早八百年就被褫夺了王位……
刘意先是因为弄掉了端哥儿的砚台而有些迷糊,意识到自己不小心犯错之后有些脸红,但是这一切心理活动都在端哥儿的骂声之中变成了难堪,刘意被骂得脸色发白,屋子里其他的人的脸色也没有好看到哪里去——这可是陛下专门找回来,打算好好对待的活招牌,你一个大臣家的八岁小孩儿指着人家的鼻子就是一顿骂,还专戳人的痛处,这简直是蠢到家了。
幸好陛下不在这里,有人在心里庆幸。
很快,庆幸的人就愣住了,因为门帘忽然被掀起来了,掀起的门帘后面,露出了景安帝满是怒火的一张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