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丞相听完儿子的辩解,仔细打量了他一番,看出来楚侍郎所言的确是实情,这才稍稍放下心来,但还是忍不住叹道:“也不是我瞧不上自己的孙女儿,只是贤妃自打一落地起,就是千娇万宠长大的,事事顺心,处处遂意,愣是养出个娇纵的性子来,从来是不肯低头的。当时她执意要嫁陛下之时,就没人拦得住她,最后还是顺了她的意思。嫁过去之后又得婆婆喜欢,又生下大皇子,身份又能压所有妃嫔一头,连皇后也轻易不与她作对……”
眼看着楚丞相要长篇大套的数落起楚贤妃,楚侍郎有几分不乐意,在他看来,女儿当时一哭二闹三上吊地要嫁给还是个没有实权的皇子的当今圣上,实在是英明极了,有眼光极了,于是就忍不住反驳了一句:“这不是挺好的么?当年那几个备选的佳婿,有哪一个比得过当今圣上?”
“你……”楚丞相被儿子的话噎住了,忍不住摇头叹气,“我倒是宁可她没有嫁给陛下,咱们家也不至于再次掺和进这夺嫡之事里头。”
楚侍郎抬头欲言,却被楚丞相接下来的话给打断:“别说什么大皇子必定能登大宝的话了,这夺嫡之事本就凶险,咱们家押对了一次,可不一定能押对第二次。”
“难道您要放弃钧哥儿???”楚侍郎目瞪口呆,显然是没想到自己竟然从父亲口中听出了几分退意。
“唉……事已至此,想抽身退步,只怕也是不可能了。”楚丞相面色晦暗不明,心里却是一阵一阵地后悔自己先前没有及早约束儿子,任由他借着自己的威名替楚贤妃四处补漏,提供人手和其他资源。
楚丞相也不是没有想过不争,可是先前的前景是真的一片大好,皇后身有顽疾,已经不能生育,但是偏偏还能撑着执掌后宫,所以只要皇后不闭眼,这嫡子是绝不可能有的,钧哥儿就稳稳地占了一个长子的位置。自古以来,便是立嫡立长,嫡子空缺,长子就有了绝对的优势。更何况楚家势大,大皇子有这么一个厉害外家,未来的夺嫡之路想来也会更加容易些。
再说了,陛下娶妻纳妾多年,竟然只有楚贤妃一个人有孕,诞下皇子,所以哪怕陛下年纪尚轻,也由不得人不往大皇子以后会是独苗这个方向去想。
但是现实中的打击却接二连三地朝楚丞相袭来。
先是薛家和郑家同时把女儿送入了宫里,她们的家世多多少少对楚贤妃产生了几分威胁。
紧接着,薛家女儿入宫不久,竟然就顺利怀上了孩子,显然,陛下先前膝下空虚,并不是因为陛下自己的缘故,多半是后宫妃嫔里出了些问题,当然,这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就不是楚丞相会关心的事情了。
然后,就是楚贤妃在楚丞相不知情的情况下,自己出手把薛寒筱的孩子和郑怡一起收拾了。这一手从表面上来看,的确做得干净漂亮,可是显然这点伎俩并没有瞒过旁人,这个旁人里,就包括了陛下、薛家和郑家。虽然表面上看不出来,但是薛家家学收留顾礼读书、郑家不冷不热的态度,以及皇帝对楚贤妃的冷淡,都让楚丞相这个老狐狸嗅出了不一样的味道。
可惜解决了上一个,却解决不了下一个,楚丞相还没来得及从楚贤妃闯祸这个打击中冷静下来,出身不显的顾氏便横空出世,占尽宠爱不说,还成功诞下皇子。顾氏几连跳的晋位和二皇子的健康活泼,都成了楚丞相心里的一根刺。
这些都还不是最让楚丞相难过的,最让他难以接受的是,自己一直寄予厚望的外孙,全力支持的钧哥儿,竟然是个一吓就病的人。大皇子毕竟年纪小,楚丞相其实并没有见过几次面,得知消息全靠楚贤妃吹和自己的夫人儿媳进宫请安时带回来的消息。拜几位女眷深厚的滤镜所赐,楚丞相一直认为自己的外孙真是聪明伶俐来着,选择性地忘记了仅有的几次见到大皇子时,大皇子有些瑟缩的样子。
只可惜,他知道得太晚了,楚家已早已在不知不觉之间,走得太远,难以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