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17章 山海显现(2 / 2)

走进“百炼坊”,店内摆满了各种各样的铁器,有锄头、镰刀、斧头等等。赢挚走上前,向掌柜亮出了那半片铁牌。掌柜的眼神瞬间发生了变化,眼中精光乍现。他立刻放下手中的活计,恭敬地从地窖中捧出一套《齐民要术》注本,然后对着赢挚单膝跪地,说道:“山海卫第七代掌册使陈九,拜见矩子。”

赢挚接过注本,翻开一看,泛黄的书页间密密麻麻地标注着农具改良的心得。每一处批注都凝聚着工匠们的智慧和心血。在最新的一页上,赫然画着应对今岁蝗灾的捕虫器草图,设计精巧,让人赞叹不已。

长乐在一旁仔细观察着,她发现注本用胶泥封存的夹层。众人小心翼翼地拆开夹层,里面竟然是武德年间五姓私贩铁器的证据。陈九看着这些证据,抚须长叹道:“山海卫自隋末便暗中收集世家罪证,只待明主出世。”说罢,他领着众人来到后院。

后院里堆积如山的旧农具让人震撼。陈九指着这些农具介绍道,每件农具上都暗刻着截留军资的年份标记。这些标记,见证了山海卫多年来为了改良农具、推动农业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秋分祭典这一天,长安城热闹非凡。皇宫前的广场上,文武百官、百姓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盛大的仪式。李世民站在朝堂之上,神色庄重。他缓缓命人拿出山海卫百年密档,开始当朝公布其中的内容。

五姓长老站在朝堂之下,原本还带着几分傲慢。但当他们看到当年先祖私贩军械的画押文书时,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双腿发软,瘫软如泥。这些罪证确凿的文书,让他们再也无法狡辩。

程咬金则带着一队士兵,将从陇右工坊和“百炼坊”收集来的改良农具分送各州。每具犁头都重铸自私藏军械,坚固耐用。犁头上清晰地刻着“贞观八年山海卫监制”的字样,仿佛在向世人宣告着这场悄然进行的变革。

赢挚站在重启的陇右工坊前,望着工人们忙碌的身影,心中感慨万千。他将新绘的《水经注疏》交给陈九,说道:“墨家技艺该见天日了。”这本《水经注疏》凝聚着赢挚对水利和农业的深刻理解,他希望能借助山海卫的力量,让这些知识和技艺更好地造福百姓。

远处的官道上,三百辆牛车排成一列,正缓缓驶向关东。牛车上满载着新式耧车,这些耧车是山海卫改良后的成果,将大大提高播种的效率。车辙印里散落的铁屑在阳光下泛着青灰的光芒,宛如一条流动的星河,闪耀着希望和生机。

时光流转,当第一片雪花轻轻地落在“百炼坊”的门楣时,陈九坐在屋内,借着微弱的烛光,在账簿末页添上新注:“截留范阳私铁三百斤,改制耧车五十具。”外面传来铁锤敲击的声音,那有节奏的声响仿佛是一首激昂的乐章。在这寒冷的冬日里,墨家传承正化作万千农具,深深地深耕进大唐的沃土,为这片土地带来新的希望和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