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222章 朝堂再议(2 / 2)

赵景贤不慌不忙地回答:“军饷一事,可由朝廷从其他方面调拨。至于负责之人,可从北方军中挑选得力将领,同时选派地方官员协助,共同负责流民安置事宜。”

李邦彦点头表示赞同:“此计可行。如此一来,既能解决流民问题,又能稳定北方局势。慕容将军,您意下如何?”

慕容凛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点了点头:“若能保证边境安全,抽调部分兵力也并非不可。但安置流民所需的物资,朝廷必须足额拨发,不得拖延。”

李邦彦连忙应道:“将军放心,此事我定会督促户部尽快落实。”

解决了北方的问题,众人的目光又转向了中部和南方。苏文谦依旧坚持要求南方分担更多商税减免压力,而林羽轩则坚决不肯让步。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之时,一位老臣站了出来,他是吏部尚书张崇德。他缓缓说道:“老夫以为,商税减免一事,可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中部地区商业繁荣,适当减免部分商税,有助于促进经济发展;南方地区以农业为主,商业税本就不多,再要求其分担更多压力,实非明智之举。至于水利修缮,南方确实面临诸多困难,朝廷应加大支持力度。”

苏文谦听后,脸色微微一变:“张大人,您这话说得轻松。中部减免商税,财政收入必然减少,这商路治安整顿又需要大量资金,如何解决?”

张崇德微微一笑:“苏大人不必担忧。朝廷可从其他方面筹集资金,用于商路治安整顿。同时,中部地区也可加强对地方豪强的管理,增加财政收入。”

林羽轩也说道:“苏大人,南方水利关乎国家粮仓,一旦修缮完成,不仅南方百姓受益,朝廷的粮食储备也将更加充足。还望苏大人能够体谅。”

经过一番激烈的争论,三方终于在商税减免和水利修缮问题上达成了初步共识。中部减免部分商业税,同时加强商路治安整顿;南方由朝廷拨款,启动水利修缮工程。

然而,这份临时方案能否真正解决问题,各方都心中存疑。朝堂上的气氛依旧紧张,每个人都清楚,这只是暂时的妥协,未来的路还很长,充满了未知和挑战。

随着夕阳西下,金殿内的光线渐渐暗了下来。太监们点亮了宫灯,昏黄的灯光映照着众人疲惫的面容。这场长达一天的朝堂商议终于落下帷幕,各方代表带着复杂的心情离开了金殿。他们知道,回到地方后,还有更多的困难和挑战在等着他们。而这份临时方案,究竟是危机的缓和,还是更大风暴的前奏,没有人能够预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