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454章 拍广告(14)(1 / 2)

第454章 拍广告(14)

《北京遇上西雅图》…

剧情很简单,文佳佳的产子之旅!

在月子中心,文佳佳炫富的作风引发了房东和其他孕妇的反感,倍感孤独的她只能向司机郝志frank倾诉心声。

然后当文佳佳的富豪男友突然失了,一夜之间变成穷人的文佳佳得到了frank无微不至的照顾,跟frank和他的女儿julie一起生活的这段日子,让文佳佳找到了家的温暖。

结局老钟来到西雅图,想着跟文佳佳组建家庭…

文佳佳最终放弃空虚的富豪世界选择了恬淡的frank,去追求志同道合的快乐…

也算倡导了正确的世界观。

肯定要倡导正确的价值观…

否则,这样的电影肯定没法过审!

实话实说,《北西》的故事、结构、情节上完全没有一个环节有明显短板,这个故事相当完整。

而且,从电影审美层面上看,韩延对于影片的气质把握相当精准,能在这样一个跨国题材里以不雷人、不夸张的铺平叙事张力,调动故事节奏,塑造人物形象,很不容易。

看完电影,沈言夸了一句:“我感觉还不错,患难恋,很多元素,金钱观、文化冲突、道德观甚至还有家庭…但导演始终着眼于核心剧情,闹中取静…我觉得《北西》是一部水准之上的电影,两位主演演的也很好…特别夸赞一下杨蜜,文佳佳这个角色不好演,很容易惹人讨厌!”

……

“现在有特别多去美国生孩子现象,再加上前段时间的炫富,因为去美国生孩子一般都有些钱…就定了这么个基调,但是如果对这样的人你不用一个相对喜剧的方式表达,就太招人烦了,所以就确定了这样一个喜剧形态。”

“电影在娱乐观众、创造商业性的大前提下,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功能,是记录下某个时代的某些特点,这是电影作为媒介不可回避的一个责任。

作为当下的创作者,一定要想到当下最具代表性、最具有社会话题、最符合当下社会情形的现象,这才是创作者应该有的态度。”

“其实我已经回避很多了,比方说财产转移,携款潜逃…这些我都没写!”

“电影作品,首先得有跟大众沟通的机会,达成沟通才真正形成作品。

而且,我觉得现在这个社会宽容度大了,大家也知道社会就是这样,我没有专门去做褒贬,或者做道德上的批判、二元对立,只是有趣地呈现了这样一种状态。”

首映结束后,沈言跟微博娱乐聊了一下《北京遇上西雅图》…

然后,记者问了:

“最近海天盛筵的事情,您听说了吗”

“有看到相关报道…我没去过,但我听说过,我不爱去这种场合,我连夜店也不乐意去,感觉太吵了!”

“我感觉它是一部爱情童话,但又市井地反映了诸多现实问题,故事叙述流畅,意情节前后照应,细节拿捏十分巧妙,镜头语言也较为丰富…其实,我本来以为会是《甜蜜蜜》那种…”

沈言笑了笑:“《甜蜜蜜》…很难了!”

《甜蜜蜜》,黎小军、李翘的爱情,串联起时代的变迁——一开始是大陆人往香港跑,然后是香港人往国外跑,最后大家都抢着回到大陆掘金。

有种大浪淘沙的时代感!

最成功的,不是搭好了那一段爱情——而是比这强悍太多的,生活。

将异乡人与漂泊这两个词眼儿,呈现得淋漓尽致。

如果沈言要做《甜蜜蜜》版本的《北京遇上西雅图》,那就是《北京人在纽约》…

就是《中国合伙人》里面孟晓骏和妻子在纽约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