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沉默的氛围中,赵云并没有像其他人那样参与讨论,他依然专注地处理着手中的公文,似乎完全没有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而管亥则是个暴脾气,他听到林北的问题后,立刻骂骂咧咧地说道:“当然要实行‘不封刀’政策!必须得杀鸡儆猴,让那些潜藏在暗中的坏份子知道我们的厉害!”
“不封刀”这一决策并非仅仅是为了威慑那些宵小之徒,其背后蕴含着更为深远的意义。这一举措实际上能够给林北政权的经济带来巨大的推动,实现大幅度的增长。然而,不可忽视的是,这种方法确实会对一些人造成伤害。
这些受到影响的人,实际上都是一群寄生在大汉帝国身上的吸血鬼,他们就像蚂蟥一样,不断地从国家和人民身上汲取养分。对于这样的人,即使是将他们诛灭九族,林北也不会产生丝毫的怜悯之心。因为他深知,这些出身草莽的将领们,天生就对那些世家大族心存抵触和厌恶。
尽管如此,为了民主,林北还是决定询问一下这些将领们的意见。毕竟,他希望能够尽可能地听取各方的声音,确保决策的合理性和公正性。然而,正如他所预料的那样,结果并没有出乎他的意料——支持执行“不封刀”政策的人数相当之多。
林北政权与后世那个伟大的国度之间存在着一个显着的相似之处,那就是它们都以农民为基础。这意味着,无论是林北政权还是那个伟大的国度,都深知农民的重要性,并将农民视为国家发展的根基。
在战略上,它们都奉行着以农村包围城市的理念。首先,占领城池周边的乡村,通过打击土豪乡绅,将他们的土地分给基层农民。这样一来,百姓们拥有了自己的土地,自然会对林北政权心怀感激,铭记其恩德。
到那个时候,为了守护属于自己的田产,无数的农民会源源不断地选择参军入伍。他们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保卫林北政权。因为他们深知,如果大汉打回来,这些刚刚到手、还没有捂热的土地,就会被那些世家大族用各种手段重新夺走。这是百姓们最不愿意看到的局面。
林北政权因为有了这些农民的加入,兵员不再短缺。而在古代,北方最强的野战兵种毫无疑问就是骑兵。幸运的是,林北政权不仅不缺少兵员,也不缺乏马匹。更重要的是,他们还能够依靠双马镫、高桥马鞍以及马蹄铁这些先进的装备。只要对这些农民进行一些简单的训练,他们完全可以成为一名合格的轻骑近战兵。
特别是高桥马鞍和双马镫的出现,对于普通人来说意义重大。它们使得人们能够更加轻松地驾驭马匹,从而大大缩短了训练成为一名优秀骑兵所需的时间。
那些负隅顽抗、不知悔改的人,即使留着他们,也只会成为社会的祸害。而那些主动上交所有家财的世家大族,虽然最终可能会沦为普通百姓,但这也是他们自己的选择。毕竟,财富并不是永恒的,只有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奋斗,才能真正获得成功和尊重。
如果这些曾经的世家大族在失去财富后还能够重新崛起,那说明他们这一脉确实有着非凡的生命力和不屈的精神,正所谓“命不该绝”。而道家所倡导的“无为而治”,并不是让人们完全无所作为,而是要顺应自然、遵循规律,不刻意去追求某些东西。
这些已经成为百姓的世家大族,从社会底层一步步向上爬到高位的人确实是比较罕见的。这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具备卓越的才能和坚韧的毅力。然而,正是这种罕见的成功,才更能彰显出一个人的价值和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