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张平安到衙门上值后,便让陶主薄准备张榜公布加税的事情。
因为年前已经知晓这事儿,陶主薄早已有了心理准备,点点头应下了。
“另外就是粮价的问题,不许那些粮商们趁机囤货居奇,涨价可以,但不能过分,这事儿就由杨县丞你去盯着”,张平安继续道。
杨县丞张了张嘴,苦着脸应下了,这可是个得罪人的差事。
把县衙里堆积下来的公事全部处理完以后已经是中午了,又到了用午饭的时间。
张平安略微伸了伸懒腰活动僵硬的身体,邀请道:“剪秋,跟我一道回后衙吃饭吧,等吃完饭咱俩一块再去看看绿豆眼,顺便把他家里托我带的东西拿给他。”
“行”,陈剪秋点头应道,说完笑了笑:“不过你也不用担心他,他休养的挺好的,恢复的不错,能吃能睡的,这两日眼看着又胖起来了。”
“这就叫心宽体胖!”,张平安应道,说完想起来葛家那一摊子剪不断理还乱的家务事,还挺佩服绿豆眼的,起码没有就盯着家里那一亩三分地看,胸怀够大,也能吃苦。
两人边走边聊,到后衙时徐氏已经吩咐下人把饭摆好了,看两人一道进来,徐氏和张老二还关心了一句:“剪秋啊,家里粮食都存够了吗?”
“多谢伯父伯母关心,早都已经买好了,够吃的”,陈剪秋弯腰行了一礼,温声回道。
“那就好,粮食不够吃可要命了”,徐氏道。
等吃完午饭后,两人便一道去了客栈看绿豆眼。
张平安坐在马车里,沿路都能听到有百姓在讨论加税的事情,忧愁抱怨声不绝于耳。
陈剪秋坐在一边看张平安脸色越来越沉,不由也叹了口气,随后安慰道:“你不是准备今年春播时大力推广安南稻吗?产量提起来以后,老百姓的日子就会好过很多的,你也不用太担忧了,能想法子不让老百姓饿肚子,就算是好官了!”
“就是不知道我能在这里待到什么时候啊”,张平安沉声道,“虽然我有七成把握,暂时不会调离慈县,但凡事还有个万一呢,就不知道我那位岳父的能量有多大了!”
不一会儿,两人的马车路过粮店,只听吃饱大声道:“让让,都让让!”
陈剪秋撩开一点帘子,透过缝隙看了看:“粮店前面排了长队了,到处都是拿着米袋准备买粮食的百姓。”
“嗯,猜到了”,张平安点点头。
过了好一会儿,马车才到了客栈。
绿豆眼正在一楼大堂听评书。
往常都是爆满的,今日下午却没几个人,掌柜的在柜台后面扒拉着算盘珠子愁的不行。
一眼看过去,基本都是熟面孔,毕竟这时候还能悠哉悠哉听评书的人,家里都有些底子。
绿豆眼见两人过来,高兴不已,起身道:“你们怎么来了,快坐!”
“我们来看看你的伤,楼上去聊吧,正好你家里还给你带了些东西,给你带过来了”,陈剪秋笑道。
“成!”绿豆眼点点头,又跟周边的几位茶友打了招呼先走一步后,便带着两人上楼了。
吃饱跟在后面吭哧吭哧的扛了三个大包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