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382章 帝统不可轻干犯(三)(1 / 2)

不过朱载坖要实施两宋的编管制度,还是要在两宋的制度上加以损益,朱载坖召集司礼监、厂卫商量之后,将大明版的编管制度给弄了出来。

和两宋的编管相比,朱载坖所制定的编管制度有几个不同,首先就是编管地方的不同,两宋的编管,实际是流刑的变种,将犯罪的官员以编管的名义予以流放到边远地区,所以两宋的编管具有很大的随意性,编管的地点主要以流刑的判罚为主。

但是朱载坖显然不会这么做,朱载坖认为编管主要是用于惩罚政治犯的,适用于一些以言行获罪,谤讪君上,心怀怨望,但是犯罪情节较轻,还不至于严惩的犯官,对于他们,就采取这种编管的惩罚方式,一方面加以惩罚,另一方面予以观察。

所以不能放的太远,朱载坖认为,主要就在京师附近和北直隶的皇庄中,同时编管的监管机构也由地方州县转移到厂卫中来,朱载坖不可能让地方官府来承担监管这些编管犯官的职责,这岂不是让老猫看鱼,监管这些编管犯官的只能是厂卫。

同时对于这些被编管的犯官,朱载坖要求厂卫对他们采取更加严厉的监督手段,朱载坖觉得所谓编管,就是编而管之,被编管的犯官,他们的一切言论、文字都要由负责监管他们的校尉予以记录,定期上奏锦衣亲军都指挥使司和东厂,然后送朱载坖处批阅。

而且被编管的犯官既然到了皇庄,就要分给他们一块地,让他们耕种,自食其力,亚圣曾言:“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种种地怎么了,士农工商,农民没什么不好的,朱载坖觉得,这些犯官之所以一天有那么多的想的,就是吃饱了撑的,给他们找点事情做,当然,朱载坖也不会落下虐待他们的骂名的,虽然是编管,但是还是要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的,照京营士卒发给钱粮。

同时,被编管的犯官每月还要给奏疏,向朱载坖汇报自己编管的心得体会,认罪悔罪的态度,这些都是以后是否解除编管的凭证,你们不是喜欢写吗?那就好好写,多写点啊!

而且朱载坖还规定,由于编管犯官大多数是政治犯,所以编管不能量移、叙免,也不能赎刑,甚至是大赦也都不能赦免编管,除非大赦专门提及赦免编管犯官,而这些编管犯官一经赦免,除名勒停,剥夺所有的功名,除非皇帝特旨赦免。

面对朱载坖的这个提议,重臣们都没有第一时间表态,朱载坖还真是贯彻了自己的意志,就是不杀人,只诛心,和太祖、成祖时大开杀戒的办法不同,朱载坖是准备用编管来对付那些政治上的异己,编管毕竟不像其他的刑罚,血淋淋的,但是其痛苦程度觉不亚于这些肉刑甚至是死刑。

编管犯官看似有一定的自由,也享受一定的待遇,但是通信、言论等全部受到厂卫的严密监视,一旦有任何言行越轨的行为,朱载坖立马就可以收拾他们,同时编管相当于政治生命的结束,不仅是本人的甚至是祸及子孙的,在被解除编管之前,三代子孙不得参与任何考试,完全被剥夺任何政治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