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375章 斑斑青史如何论(三)(2 / 2)

朱载坖冷笑着说道:“李师傅说的好,稗官野史,本是一家之言,朕是不当追究,可是这些人是一般人吗?郑晓受世宗之大恩,朕亦待其不薄,自总督漕运累迁至大司寇,殊恩自不待言,邓元锡嘉靖三十四年就中举,一样深受国恩,他们既然想做建文君的臣子,朕就成全他们。”

朱载坖当即命令锦衣亲军都指挥使陆绎严办此事,这次陆绎收集到的材料中主要涉及到三人,郑晓、黄光昇、邓元锡,郑晓、黄光昇已死,追夺全部官爵、封号、谥号,开棺戮尸,将一应亲属流放缅甸,邓元锡尚在,命锦衣亲军将其逮至京师,下诏狱严审。

朱载坖直接说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彼辈这般不忠不义之人,留之何用?”

朱载坖的突然翻脸,使得官员们都大为震惊,毕竟这都是百多年前的旧事了,处理如此之酷烈,很多官员们都认为朱载坖这事上有些过于敏感了,他们希望内阁能够出面劝解朱载坖,从轻处罚,但是一向以老好人示人的李春芳却一言不发,任由朱载坖处置此事。

李春芳很清楚,龙有逆鳞,触之必死,这些人显然已经触及到了朱载坖的逆鳞,朱载坖处置他们也是正常的,李春芳理解了朱载坖的意思,朱载坖在处置郑晓等人的理由中说的很明确,不忠不义,为什么是不忠呢?你郑晓、黄光昇是吃的谁的俸禄?

你们吃的成祖文皇帝后代的俸禄,拿的是成祖文皇帝后代的功名,然后去同情建文帝,对于朱载坖而言,这就是不忠,你们要是真的忠诚于建文帝,大可以学伯夷叔齐,不食周粟嘛,你们既然出仕,就要忠君爱国,仁宗为什么加恩于方孝孺等人,就是因为欣赏他们的忠诚,虽然他们是废物,至少是忠诚的废物。

像郑晓、邓元锡这样的,就他妈纯小人,端朱家的碗,砸朱家的锅,还有什么脸面跟朱载坖谈什么君子小人,什么狗屁两榜进士。朱载坖重处他们,也是正常的,养条狗还知道护主呢!

李春芳等人正是因为知道这点,所以才对于此事不发一言,但是李春芳等重臣不说,有人要说的。

户部主事李三才上疏,认为朱载坖刑戮太过,纵然郑晓等人有不对的地方,毕竟斯人已逝,朱载坖应该念其勋劳,宽恩以待。

朱载坖一收到李三才的奏疏,不禁冷笑一声,这不是托塔李天王吗?敢跳出来,朱载坖就敢修理你,刑戮太过?你怎么知道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下诏狱体验一下,看看是不是刑戮太过。

朱载坖将李三才下诏狱的消息一传出来,工部主事李化龙、兵部主事赵世卿等人纷纷上疏,在京师准备会试的江西举人邹元标也跑到首辅李春芳的府上,请求李春芳申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