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李春芳不愿意起复,这点早就在朱载坖和高拱的意料之中了,毕竟现在对于李春芳来说,他已经是功成名就,再当一次首辅,弄不好将自己一生的名声都搭进去,这是何苦来哉呢?
唯一能够劝动李春芳的就只有徐阶了,他们都是当世的心学大家,致仕之后,他们两人也算是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了,毕竟都是心学同门,他们两个的私交还是不错的,同时徐阶毕竟是前任首辅,在政治上有很大的影响力,朱载坖希望徐阶出面劝说李春芳。
当然朱载坖的理由还是从心学的角度予以劝说的,高拱虽然也不喜欢心学,但是还是能够保持相对宽容的态度,但是一旦张居正大权独揽,能够对心学继续宽容下去,恐怕就很难说了,所以朱载坖希望徐阶劝说李春芳重新担任首辅。
朱载坖的想法很明确,李春芳不仅是资历深厚,更由于他的心学背景和南直隶出身,能够拉拢一大批原来徐阶的附庸,削弱张居正的力量,使得张居正清楚,要想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唯一能够依靠的人就是朱载坖,朱载坖不希望再出现权臣了,对于内阁扩张权力,要予以限制,以免内阁太重,
而在扬州府兴化县,李春芳的府邸,书房内李春芳在书房内读书,他的长子李茂年正在一旁伺候,李春芳看了他一眼,坐下说道:“你想说什么,自可言讲,不必如此作态。”
李茂年说道:“父亲,陛下既有意起复父亲,父亲为何推辞?”
李春芳放下笔,坐下之后说道:“怎么,羡慕严世蕃、徐璠了?”
李春芳怎么不知道自己长子的心思,同样是小阁老,严世蕃的权势自然是不用说的,深受两代帝王信任,现在是朱载坖的近臣,而徐璠现在也得到朱载坖的重用,李茂年当然也有些心动了,自己老爹也是首辅,论起在朱载坖心目中的地位,绝不逊色于徐阶,但是李春芳从不让他接触政务,也不允许他担任任何实职,李春芳致仕之后,所有的子孙都和他一起回到兴化老家,读书习字,辞谢朱载坖的一切恩荫。
显然,朱载坖准备再次起复李春芳使得李茂年心里有些别的想法,李春芳指了指挂在自己书房前的楹联问道:“这是什么?”
这是李春芳回乡之后撰写的一副楹联:读书保家声,科举延世系,里面寄托着李春芳对于家族后辈的希望,李春芳冷声说道:“功名但向直中取,要想功名,自去科举就是了,你想的什么老夫不知道?滚回去读书!”
李春芳治家极严,李茂年赶紧告罪回去,李春芳很是无奈,自己状元出身,结果八个儿子在科举上一事无成,李春芳对他们早就失去了信心了,转而培养自己的孙子李思诚去了,现在朱载坖请自己出山,李春芳是毫无兴趣的,文渊阁那把椅子,李春芳又不是没坐过,没有那么大官瘾,而且李春芳很清楚,文渊阁的这把椅子,坐久了会让人不幸。
京师,最近张居正那真是春风得意,虽然高拱仍旧坐在首辅之位上,但是明眼人都认为张居正已经是下任首辅当仁不让的人选了,张居正本人也是这么想的,现在朱载坖率领高拱巡视北直隶,他这个次辅辅佐太子监国,很多时候就相当于提前履行首辅的职权,对于张居正来说,他认为自己大展拳脚的时候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