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建厂离不开水源,大秦的工厂恰好坐落在水源边上,而那南梁的造纸厂又偏偏需要大量用水。
如此一来,大秦便可以拿“污染共用水源”这个由头,去找南梁官府的麻烦!毕竟水源大家都在用,南梁没有治理污染水的想法,可大秦却不愿意饮用被污染过的水源,大秦还在宣扬“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理念,以此消弥南北的埋怨。
不仅如此,大秦还在各大报纸上大做文章,给南梁门阀扣上一顶“污染水源、威胁公共安全”的大帽子,强烈要求他们把造纸厂搬迁至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中。这样一来,南梁世家门阀的造纸成本必然会大幅上涨。
这些个南梁世家所开办的各类工厂啊,事事都学着大秦的模式来经营。更过分的是,他们竟然不惜开出高额工资,从大秦的工厂里大肆挖墙角,挖走目光短浅的工人技师。
本来嘛,南梁世家门阀挣了大秦的大量纸币,到头来还是得购买大秦生产出来的商品,所以起初这倒也没什么大碍。
但是,如今他们竟妄图在大秦最为拿手的领域中将大秦击败,这简直就是欺人太甚,绝对无法容忍,大秦官员并不知道,大秦的工业化进程,是体系性的工业化,不是谁都可以学习的!
最起码门阀需要系统性的培养一大批基础性人才,而不是拥有大量部曲、奴仆,把知识垄断在自己手里,让知识成为自己附庸风雅的玩意。
一旦让他们将工厂迁入深山老林,虽说那儿并不缺少制造纸张所需的原材料以及充足的水源,但试问又有哪个工人技师愿意,跑到那深山老林里去工作呢?过返祖的原始野人生活。
所以啊,南梁世家为了留住那些技术骨干,就不得不掏出比之前更为高昂的薪水来加以笼络人心。如此这般操作,各种各样的人工成本势必会不断攀升。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策略会逐渐发挥作用,最终逼得他们将所赚取的钱财,全部投入到造纸厂中。郭奎文对于这个计划的解释详尽又深入浅出、易于理解。
于是,大秦政事堂毫不犹豫地通过了相关立法,紧接着,大秦首相更是迅速以大秦帝国的名义,向天下公开宣布了此项律法。
然而,郭奎文所提出的这条计策并非能够立竿见影,它更像是一种温水煮青蛙、软刀子割肉般的手段。要知道,南梁的那些造纸厂,对造纸产业可是极为重视的。大秦能想到的,门阀也能想到,门阀可不是没有脑子的野蛮人。
但如今,南梁世家众多的传统产业遭受重创,比如那传承了数千年之久的盐铁产业,在大秦强大的工业产品冲击之下,价格一路暴跌,几近沦为白菜价,以至于完全无利可图,让门阀失去了控制人口的利器。
现如今,平民百姓售卖食盐时不仅需要搭配赠品,即便如此,依旧无人问津。甚至连大秦的盐业部门都推出了“买十斤盐赠送一个玻璃碗”这样的促销活动。
有一些贩卖食盐之人,购买食盐压根儿就不是为了食用,纯粹就是奔着那个精美的玻璃碗而去。就这样,仅仅凭借盐和铁这两项生意,大秦自然而然地便形成了垄断之势。
而在最初的时候,盐、铁这两大行业实际上一直,牢牢掌控在大秦内务府之秦手上的。
在内务府精心策划和全力建设之下,盐、铁行业终于布局大功告成,形成垄断局面,还将价格压到最低!随着时间的推移,源源不断的财富如潮水般涌入大秦帝国的国库之中。
而大秦最初发行的纸币之所以能够迅速得到推广并且能广泛流通,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便是得益于盐铁行业所提供的坚实支撑,让纸币在民间形成了实际购买力。
就在此时,报纸行业也迎来了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南梁世家眼见着盐、铁行业日益壮大、利润丰厚,便心生嫉妒之意,可现实却是抢又抢不赢,打又打不过。